“早戀”是針對中學生而言的。早戀是什么概念,又應如何解釋呢?我查過詞典,也看過有關報道,可不論是字面還是社會對它都沒有一個定論。對我們中學生而言,早戀只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。
在有些人看來,男女同學接近,就屬“早戀”。所以現(xiàn)在在校園里形成這樣一種風氣:男同學和女同學之間劃定了楚河漢界,站隊都自覺不自覺地隔著八丈遠。就連同學間在節(jié)日寄張賀卡也會引來一些人的嘲弄。比如:在我以前上學的學校中,我班有一位男生和外班女生是小學同學。上初中又在同一學校,寄上一張賀卡本無可非議。但讓有些“愛管閑事”的同學一傳,就越來越離譜了。最后氣得那個女生哭著“逃”了回家。
這只是發(fā)生在校園中的一件小事。但它從一個側(cè)面反映出我們這些中學生對“早戀”這個問題認識得并不清楚。
在校園中,男女有別的思想越來越重。試問,再這樣下去和以前分辦男校和女校又有何區(qū)別?現(xiàn)在大部分中學生不敢越雷池一步,相反又有一小部分人偷嘗“禁果”,帶來可悲的結果。這兩種現(xiàn)象恐怕都不是我們這個社會希望看到的。
我認為,當今的教育者對“早戀”這一問題并沒有正確地引導。對于“早戀”現(xiàn)象只是粗暴地說“不”。這樣是不行的。記得當老師留下這一題目時,全班同學無一人不犯難。為什么?就因為對這一問題人們只會說“不”。
所以,當中學生對于“早戀”問題感到困惑和迷茫的時候,社會、學校應該采取正確而又容易被人接受的方式來疏導年輕人的情感,喚醒他們的理智,這樣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。
早戀,讓我們一起輕輕地告別
春天的校園是美麗而充滿溫柔的。黃昏來臨時,透過重重花影看教學大樓——被夕陽鍍上一層粉紅色的光影,襯著滿天燃燒的晚霞,好壯觀,好沉靜,好神秘,就像童話里的城堡一樣。閉上眼睛,心底有一絲牽掛,一絲期待,摻雜著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憂愁緩緩彌漫。
真不明白為什么在這樣的黃昏,這樣的校園,會不由自主地涌上這般柔情的思緒,就像……
真不明白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一進中學,就會或早或晚地卷入校園不變的插曲——早戀。
一位好友有了男朋友,她那成天被人捧著哄著的幸福情景,讓人羨慕??晌覀兊纳矸葸€只是個中學生啊,怎么懂得什么叫“愛”呢?爸爸媽媽這樣的大人都處理不好感情問題,我們又怎能闖入雷區(qū)呢?我想說:愛的世界里,拒絕青澀的滋味。
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沒有能完全控制自己情緒的人。我覺得,心情就像一個不懂事的頑皮小孩,總要和我作對。有時好好的,突然沒來由就覺得好累好累,孤苦伶仃沒依沒靠,特別是爸爸不在以后我那陰晴不定的心情,有時真想找個踏實的肩膀靠一靠,休息一下。哎,怎么變得像個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了呢?可是我知道自己還小,不應過早地涉及感情問題,也知道什么該做,什么不該做,不會做出讓父母、老師失望的事。
我周圍的那些同學對于早戀這種事大都是順其自然。當它來時,就認真地、義無反顧地接受它;當它走時,就平靜地、虔誠地告別它。既然真正地牽掛過,眷戀過,感動過,既然心底始終有一份無憾的、溫柔的回憶,也就夠了。正所謂:“不在乎天長地久,只在乎曾經(jīng)擁有”。有時與她們在一起聊天,聽著她們的“浪漫故事”,看著她們那種“幸福表情”,我也真想過放棄一切努力,打碎我在家長、老師心中的乖女孩形象(因為在媽媽、老師看來,我只會有好朋友,而不會交男朋友),隨心所欲、輕輕松松一回……可人不能這么輕易地放縱自己,更不能隨便放棄希望。
學生時代對異性的感覺,不過是一種朦朧的情懷。在自尊心的鞭策下,是能令人滿意地處理好的。我們的學校是采取側(cè)面的策略,用各方面的競爭,如學習上的、或班級活動的競爭來喚起學生的緊迫感和好勝心,以這種方式開展男女生之間的健康交往,既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,也不影響學習。
在這樣美麗的季節(jié),美妙的年齡,發(fā)生一些小故事,是很自然的。但這種感情太單純也太沉重了,中學生還沒有一個結實的肩膀去承受它,故事的結局必然是不了了之。
那么,讓我們一起輕輕地告別它好嗎?